婚前要不要查对象的征信、入职新公司要查征信记录怎么办、上了征信黑名单不让坐高铁……过去,只有办信用卡、申请贷款才会用到的个人征信,如今应用范围越来越越广。记者从融360获悉,近期其维度栏目公布了《中国大众征信意识情况调查》,调查显示,在征信知识普及方面,仅有10.73%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
去年个人征信系统查询量24亿次
据悉,2019年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查询量24亿次,日均查询量657万次。在使用场景上,根据央行对2020年二季度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原因分类统计,42.6%的查询用于贷前审批,52.6%用于贷后管理,4.8%用于担保资格审查等其他目的。
事实上,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信贷领域。在网络上,“婚前该不该查对方征信”不时登上热搜,与买房买车、彩礼/嫁妆等成为适婚人士讨论的话题。
不过,尽管使用场景广泛,生活中仍有许多人未曾主动查询或运用征信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5.2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
有人没有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有的人却在不知情或被诱导情况下,被动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在融360维度的调查中,超三成受访者表示有过此经历。例如,在一些消费者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某外卖平台,将同意查询个人征信授权书与领取外卖优惠券捆绑在一起,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在领取优惠券,没有注意到下方用小号字体标注着“同意查询用户《个人征信授权书》”等字眼,导致用户征信信息“被查询”。需要注意的是,若一段时间内,征信记录被查询次数过多,存在的负面影响越大,俗称“征信花掉了”,会对申请银行信贷等行为产生影响。而一旦不小心授权第三方机构对个人征信进行查询,用户的隐私就相当于在“裸奔”,个人重要信息一览无遗。一般来说,央行征信报告记载了个人通讯方式、住址、婚姻状况、职业信息、银行贷款记录、信用卡透支记录等详细信息。这些最需要保护的个人隐私,却被一些APP轻而易举地留存使用。
很久不用的信用卡影响了房贷申请
据调查,将近九成的受访者在采访中表示,平时关注个人征信信息,但仅10.73%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个人征信。如近两成受访者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央行征信中心),一半受访者不清楚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次数(2次),仅有31.86%的受访者了解个人逾期记录展示时间(5年)。
苗淼就是其中一员。近日他打算在南京安家买房。多方考察后选定了自己心仪的房子,却在申请房贷时遇到麻烦。“银行贷款人员告诉我,征信记录有问题,贷款无法顺利审批。”苗淼说,“我听了以后惊呆了,因为我没有借过其他的贷款。”后来通过查询记录,苗淼发现自己很久之前办过一张信用卡,虽已停止使用,但多年年费都没有按时缴纳,这才影响了信用记录。搞清楚原因后,苗淼急忙把这张卡的欠费都还清,再次向银行发起贷款申请,却仍不成功。“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征信记录是要保留五年的。”他说。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查询自己的信用状况呢?记者从人行南京分行处获悉,市民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点或者人民银行授权的商业银行代理查询点,以及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
Copyright (C) www.jskq.cn
江苏快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