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13日,共“桐”见“证”,祈愿和平,是这一天的深沉主题。在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61人的苍凉背景下,我们的铭记和讲述越发迫切。
我们该如何铭记,如何讲述?
《纪念碑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田野调查》的出版,就是一个答案。书中显现的调查成果,是对南京城伤痕记忆的共振,是对民间话语的呼应。
正如编者们所思所想,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受害最深的城市之一,作为日军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地,在南京开展深入有效的调研工作,清算日本侵华战争给南京这座城市带来的破坏、给南京人民带来的伤害,是对南京这座城市负责,对南京人民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
我们可以在这一天通过很多常见的方式,表达我们的“不能忘却”。我们越是乘着时间的快车远离1937年,我们越是该想到,我们必须有更多的实物证据来鸣响我们的立场和主张,我们必须通过更频繁、更有效的话语传承来扩宽和支撑我们的历史视野。找到更多更好的铭记和讲述方式,让铭记和讲述更有张力,令妄图篡改历史者的鬼话越来越无力,这是面向历史和未来的承诺。
952件(套)!这是一年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征集的文物数量。其中,侵华日军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第十一中队的《阵中日志》等孤本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几天前,现代快报头版刊发“寻找陈斐然”的报道,引发关注。84年前,陈斐然留在南京安全区守护难民,魏特琳的日记记载,他为了保护同胞险被日寇杀害。这样的寻找,在历史的烟云里,特别显眼,特别有意义。为了让记忆更丰富更饱满,我们唯有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奔波。
在小说家看来,事件久了,就容易成为“故事”。但是,每个南京人心头深刻着的“1937”,永远不是故事。这是因为几十年来的讲述,让那一年那一天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而是越来越清晰。
在现代快报报道《与时间赛跑,他们从未停止讲述》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方素霞老人在讲述,葛道荣老人在讲述……“我活到现在,只要和平,反对战争”,夏素琴老人的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南京人的心声。显然,老人们是倾诉,亦是嘱托。呼唤和平,凝聚合力,是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安宁。
记忆深处,我们的祖辈们叙述着亲身经历,教育我们“一刻不敢忘”;我们的纪实作品描述着血雨腥风,教育我们珍爱和平、奋发图强。无论是家训还是公共记忆,都找到了更有价值的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并寄望于“后生”们接力不休——铭记苦难历史,汲取前行力量,正是应有之义。
Copyright (C) www.jskq.cn
江苏快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