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条子泥的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新增22个种类,已记录鸟类达410种……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6月26日,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荷兰等地的专家齐聚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开展沿海候鸟高潮栖息地管理研讨,并制定了国内第一个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
△条子泥景区供图
条子泥已记录鸟类达410种
2019年7月5日,中国•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沿海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空白。而条子泥湿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现场条子泥景区供图
6月26日,一场“头脑风暴”在东台条子泥湿地公园举行。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鸻鹬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这里被称为世遗明珠,每年有5000万只候鸟在此湿地停歇、越冬和繁殖。成为世界遗产地后,这里更是被世界瞩目,鸟类保护者、爱好者、研究者纷至沓来。
△活动现场条子泥景区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发布了2021年春季观鸟赛的鸟种名录,经过专业观测记录,权威专家认定,与申遗前对比,两年间条子泥湿地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新增22个种类,已记录鸟类达410种。
“新记录到5目13科22种鸟类,其中包括日本松雀鹰、画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观鸟专家表示,410种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包括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勺嘴鹬、青头潜鸭、白鹤、黄胸鵐4种,及其他9种濒危物种、16种易危物种。
国内外专家点赞东台做法
这些得益于东台沿海经济区的护鸟举措。2020年4月,为了帮助来此觅食的候鸟就近找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根据专家建议,东台沿海经济区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的区域,投入百万元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
△条子泥景区供图
“这是为迁飞侯鸟量身定制的栖息场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女士透露,720亩高潮停歇地共记录到勺嘴鹬80只,达全球种群数量的26%,小青脚鹬1150只,此前全球最高记录不足千只。
现场,与会专家线上线下评议审定《720亩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说,这样的细则在全球范围内少有先例。英国生态学家、保尔森基金会顾问唐瑞认为,东台为迁徙水鸟修建高潮位栖息地的做法为全球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经典案例。
△李东明供图
“如果把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比作航线,条子泥湿地就是它们的候机楼。”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贾亦飞从事鸟类保护观测研究,他常年驻扎东台条子泥湿地,“条子泥通重构浅水沙滩自然地貌,改善濒危鸟类栖息环境,将成为很好的范例。”
保护鸟类就是呵护人类家园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720亩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是国内第一个高潮位栖息地管理实施细则,它涵盖了高潮位栖息地生境保护的各个层面,不仅包含水位水质、生态植被、地型地貌的科学管理,而且制定了巡护管护的具体规范,以及应对盗猎威胁、污染物威胁、入侵物种威胁的办法。
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对线上、线下观众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保护鸟类就是呵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如何才能“以世界的眼光”呵护生态净土,放大世遗效应?据东台沿海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联手北京林业大学、复旦大学、红树林基金会等国际国内生态、鸟类组织和高等院校,走出了一条“政府+科研+公益组织”的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为以勺嘴鹬为代表的迁徙候鸟提供更好的栖息地。
在全省率先编制湿地修复规划;编制完成《江苏东台沿海经济区滨海湿地修复概念规划》;修复湿地1500多亩,对梁垛河闸下游堤内300亩、堤外200亩区域进行互花米草整治和湿地修复……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东台市已成立湿地修复小组,由该市政府牵头林业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实施部署,建立生态长效保护机制。对于湿地补偿方案目前正在探索中,共同努力用科学一流的标准细则保护好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Copyright (C) www.jskq.cn
江苏快讯网 版权所有